杭州95后小伙从出版社辞职 帮父母一起摆摊卖菜

杭州95后小伙从出版社辞职 帮父母一起摆摊卖菜
编辑:汤晓雪 来源:钱江晚报 浏览次数: 次 发布时间:2023-11-14 10:22:29 【字体:小 大】从出版社的杭州后小伙员工到菜市场摆摊,95后小伙林龙却觉得,出版菜自己找到了心里想要的社辞“稳定”。
“这里的职帮青菜、大白菜、父母萝卜、起摆莴笋、摊卖茼蒿都是杭州后小伙自家种的。我家种的出版菜玉米尤其受欢迎,最多的社辞时候一天能卖六七百斤。”昨天,职帮在杭州市萧山区东门菜场的父母摊位前,林龙向记者介绍着摊位上的起摆蔬菜。
4年多前,摊卖林龙还是杭州后小伙余杭区一家出版社的员工。朝九晚五的生活、辗转于不同学校送样书、一周三四次的同事聚餐、下班后健身和打球……都是林龙曾经那段生活的组成部分。而如今,和他朝夕相伴的,除了父母,还有家中44亩菜地和眼前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菜摊。
“我不遗憾,日子是过给自己的,不是过给别人看的。现在的生活让我觉得很安心。”说起过去的生活,林龙没有停下手里的活。
穿梭城市楼宇之间
心里曾常有一丝漂泊感
穿着一身黑色的防风外套,圆圆的脸型,有些黝黑的皮肤,埋头默默剥着玉米皮……比起寻常在菜场见到的菜贩,林龙显得安静内敛。
“你尝尝!你吃了就知道了。”聊起自家玉米,林龙健谈起来,他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递给记者。
“嗯,有点甜!”听到记者的夸奖,林龙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
为了保证蔬菜的新鲜,每天凌晨1点多,林龙的父母就要下地去割菜。
林龙则在每天凌晨3点起床,骑上三轮车,将父母刚从地里摘下的第一车蔬菜运往菜市场。
林龙凌晨4点多开始出摊,他和父母三人要一直忙到晚上7点半左右收摊回家……这样的生活,林龙已经过了4年。
大专毕业后,林龙曾先后做过汽车美容、维修、保险、出版等行当。但是穿梭于大城市的楼宇之间,林龙心里时常有着“不安定”的漂泊感。
2019年5月,林龙和同在出版社的妻子结婚,在外租房和日常开销等经济压力,让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卖菜并不“掉面子”
还是脚踏实地工作最实在
年轻人的冲动往往只在这一念之间。
几个月后,林龙便放弃了出版社的工作,回到父母身边,帮着他们经营已经摆了二十多年的菜摊。
最初,林龙的父母并不同意这件“掉面儿”的事。他们无法理解,明明可以奔向光鲜生活的年轻人,为何非要像自己一样,踏进充满苦累和泥泞的土地里。
“刚开始,很多人会背着他来跟我们讲,说他年纪这么轻竟然来卖菜,没有出息。我们听着心里也很难受。”林龙的母亲陈桂芹说。
林龙没有在意周遭的这些议论。
“虽然累了点,但每天和不同的面孔打交道,大家吃得满意我也开心。而且,卖菜也没人管,工作也挺自由,做得好坏都不用挨老板骂。”林龙说。
从刚开始的起不来床、在摊位上摆放蔬菜时的手忙脚乱,到现在的熟门熟路,在另一种忙碌之下,曾经那种对生活状态的迷茫正在林龙的心头淡去。
“年轻人总是想着自己创业,自己做老板,自己开店开厂……但能力不允许的时候,还是脚踏实地工作最实在。”林龙说,靠自己的双手挣钱,没什么丢脸的。
拉客户群在线上卖菜
多了北京上海江苏等外地客户
这几年,随着卖菜的社区小店越来越多,林龙家的菜摊生意也受到了不小影响。
在出摊收摊连轴转了近半年后,林龙萌生了新想法。
从接手菜摊开始,林龙有意识地开始加客户的微信,希望以此开辟一条线上销售的路子。
2021年,林龙拉了一个叫“东门菜场~7号玉米大家庭”的群。林龙每天会拍些小视频发在群里,“这样他们就知道,这是我们自家种的东西,吃得也放心。”
短短两年,群里的人数就从最初的80人发展到了250多人。
林龙一天里最有成就感的时刻,就是看到客户在群里点赞“好吃”。
林龙母亲陈桂芹告诉记者,儿子线上卖菜的方法确实有效。过去,他们家拉去菜场的玉米收摊时还会剩下大半袋。如今,一天就能卖掉四五袋。
“除了杭州本地客户,还多了不少来自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福建等地的客户,他们经常在线上订购玉米。”林龙说。
体会父母工作的辛劳
“生活光凭想象可不行”
几年菜场生意做下来,林龙也着实体会到父母这份工作的辛劳与不易。
“小伙子很勤快,他这么年轻很不容易。”在林龙家菜摊隔壁摆摊的张丽和陈桂芹年纪相近,谈起林龙赞不绝口。
张丽说,她的两个女儿出嫁前也常常来菜场帮忙,如今她们只是偶尔来帮把手,“菜场的工作太辛苦了!”
林龙的微信头像还是好几年前的照片,照片里的他面庞白净,衣着时髦,面容也更瘦削些。“现在的衣服,只要穿着暖和就行。”林龙说。
现在的林龙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,大儿子上幼儿园了。
相比过去的“白领”生活,如今的林龙确实多挣了些钱,但有了新的压力。
“种菜承包土地要钱,施肥打药要钱,两个小孩也要花钱,每个月还有房贷要还……”林龙说,今年7月,他把两个孩子送去了温州丈母娘家,自己才稍稍舒了口气。
“走一步看一步吧,没有谁能立马想出方案来。还是要看时机,光凭想象可不行。”谈起未来打算,林龙的话里透出超出这个年纪少有的成熟。
记者手记
土地和寻常烟火
或能治好精神内耗
采访回来的路上,记者和网约车司机谈起了林龙。
司机也是一个“90后”。在开网约车之前,他在体制内工作了十年。
“为什么现在有不少年轻人愿意回到老家、回归土地,选择种地卖菜之类的工作和生活?”记者问司机。
司机说出了他的理解:土地和寻常烟火,大概能治好职场焦虑和精神内耗。
是啊,在这个如此卷的现实生活里,心安可能是最为稀缺的东西之一。
记者 黄慧仙
相关文章
- 晋江市陈埭镇闽禾一芳农场,收割机来回行驶,收割水稻。 陈起拓 摄)昨晨,在位于晋江市陈埭镇的闽禾一芳农场,整片稻田绿中透黄,一束束稻穗结实饱满,一股清新稻香扑鼻而来。农场负责人吕建波正驾驶着收割机在田2025-08-13
台股跌幅25%,賺股息、慘賠價差 手上存股要停損嗎?|天下雜誌
【理財五角課】今年以來,台股大盤波段跌幅一度超過25%,季線年線都失守,剛進場存股的投資人,帳面多半慘綠。投資人真的能等到微笑曲線嗎?該如何重新檢視手中持股?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,即可享2025-08-13天下晨間新聞 拜登習近平將談台灣問題|微軟、Google財報比預期糟,執行長喊有肥約|天下雜誌
科技巨頭微軟與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公布財報,結果業績成長幅度,比預期還來得慢。執行長罕見跳出來信心喊話說這一季有拿到大約了,別擔心。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,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2025-08-13- 发布者:蒙蒙 阅读次数:332发布时间:2023/1/3 16:46:22 当一款产品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后,就会与用户同步向上升级迭代,形成产品和用户共同升级的消费盛况,盯住目2025-08-13
幼儿园对万圣节“过度重视” 市民:陪孩子过个节 咋成了强制任务?
孩子参加万圣节活动。海峡网讯(文/图厦门日报见习记者 陈璐 朱道衡 记者 薛尧)昨晚是万圣夜,在一些西方国家,它也被视为“狂欢节”。不过一段时间来,有不少厦门家长抱怨连连&md2025-08-13美就業數據意外爆好 如果經濟很慘,就業市場為何一枝獨秀?|天下雜誌
經濟學家的預測可以再不準一點,原本預估的7月新就業人數大概會是25萬人,今天公布的數據卻是52.8萬。當然,也很多指標顯示美國經濟烏雲罩頂,那為何就業數據一枝獨秀?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,2025-08-13
最新评论